不銹鋼管件焊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①采用短弧焊接,使熱量集中。
②盡可能采用分段退焊法施焊,每焊完一段后,待不銹鋼管件冷卻到不燙手(約50-60)時,再焊下一段。這樣可減小焊接應力及防止母材過熱,減小或防止裂紋。板厚為5毫米時,每段焊道長度10毫米左右,板厚為10毫米時,每段焊道長度為20毫米左右。
③停弧時,將電孤逐漸拉長再斷弧,便于每段焊道的連接。
④每焊完一段后,應立即用小錘錘擊焊道,先從孤坑開始錘擊。這樣借助高溫時銅的良好塑性,可松弛焊接應力,防止或減少裂紋的出現,同時也可使表面氣孔砸合,焊縫成形也較美觀。錘擊后將焊縫接口處及其兩側凸起的金屬鏟去,并將端部鏟成圓弧形,以便于接頭。
⑤厚度為5毫米左右的管件可以補焊兩層。 層的焊接電流應加火,熔寬應如寬。
管件焊完后,進行3-5千克力/厘米2的水壓試驗,試驗時間為5-10分鐘。若水壓試驗過程中發現焊縫或兩側有微滲水現象,則可用沖子在滲水處輕輕沖捻,直至不滲水為止。若沖捻無效時,應鏟掉焊縫重新補焊。
不銹鋼管件常見淬火缺陷和預防措施
在不銹鋼管件的熱處理過程中,工件常出現一些缺陷,因而影響到熱處理的產品質量,甚至出現報廢,故 采取措施加以防止,并對已經出現的缺陷,要設以挽救,下面 介紹分析不銹鋼管件淬火過程中常見的缺陷,并作出了相應的預防和補救的措施。
缺陷分類:
淬火變形產生原因:
1.不銹鋼鑄件工件的形狀不對稱或厚薄懸殊
2.機械加工應力大,淬火前未
3.加熱和冷卻不均勻
4.工件的加熱夾持方式和冷卻不當
5.淬火組織的轉變
預防和補救的措施:
1.改進工件的結構,合理選材,調整加工余量等
2.增加預熱或去應力退火工藝,進行合理的預備熱處理
3.采用多次預熱、預冷淬火、雙液淬火、分級淬火等溫淬火等多種操作方法
4.正確操作、合理支撐捆綁淬火加熱工件、分散冷卻
5.對變形工件進行校者。
缺陷分類:
過熱與過燒
產生原因:
加熱溫度過高或加熱時間過長
預防和補救的措施:
1.正確選擇淬火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
2.對側溫儀標定期校溫,防止出現儀表失靈而超溫
3.合理裝爐,防止工件與加熱體過近
對出現過熱的不銹鋼管件件進行1-2次的正火或退火細化晶粒后,再按正常的工藝重新退火,對過燒不銹鋼管件作廢處理。
相關產品
|
相關動態
|